2014年1月13日 星期一

亞洲巡弋






一入館會發現觀美館分為四大展區,規劃觀展巡弋路線從四樓大廳映入眼簾是台灣策展人張晴文的「鬼島」( Island of Ghost)。二、三樓挑高展場是中國策展人王曉松以「物證」(Evidence)為題。一樓展場分別為韓國策展人金善姬以「隔絕今界」( Isolation)為名;以及日本策展人金島隆弘提出的「物體事件」  (Object Matters)

值得一提的,作為此展覽最「資深」藝術家的莊普老師,特別提出最新力作「召喚神話」。賴志盛也針對關渡美術館二樓挑高展場空間限地製作「邊界」作品,讓觀眾親自站立感受藝術與身體的疆界。




物體依然重要
在 日本藝術史發展中,「物派」被視為日本裝置藝術的根源之一,日本藝評家峯村敏明(Toshiaki Minemura)曾評論道:「1960年代晚期至1970年代早期的日本,此學派之目的是聚焦於那些處於不變狀態下的『物體』,這些物體不僅做為素材, 同時亦透過這些並置的素材為自己發聲,進而衍生出新的藝術表達形式。」策展人金島隆弘(Takahiro Kaneshima)認為「物體依然重要」,此次他將物派的概念持續延伸至「物體事件」,在展覽中帶入三位在世代、性別、創作素材皆不同的藝術家。徐玫瑩 的金屬創作品大量保留了手作質感,此次她以撿拾擷取的植物枝幹、種子、果實為素材,以金屬實物鑄造成型的技法將有機物質澆灌為不朽的時間金身。而長期與物 體進行綿密創作對話的陳松志,藉作品《無題2013》在展場中搭起了一面曲牆,當觀眾順勢由白牆面移動,進而轉身走向牆面另一側時,才察覺到原來早先在白 牆上所見,一幅幅框取冰山形象的畫作,已被轉換為一整面由保麗龍覆疊、削減而成的荒蕪冰原,陳松志透過日常景致與物質狀態的轉換,造成現實情境下強烈的感 官對比,與某種在日常生活中向來難以察覺的感性迴響。而在「亞洲巡弋」所有藝術家中最為資深的莊普,在籌備一年的新作《召喚神話》裡,以數座三角形的「屋 宅」搭建出台灣空間趨往現代化過程中,已逐漸不復見的狹窄巷弄身體感。這群依循莊普對過往生活環境記憶而生的建築,其門窗素材來自多處即將被拆除的老眷 村,而日式房屋特有的黑屋瓦,則是高低不一、錯落於空間之間。莊普談到,過去人們認為每間屋舍都有一個神明,但在面臨都市更新如巨獸般啃蝕著記憶地景的同 時,是否有人思考這些神明又都去了哪裡?這些散置於空間中的瓦片,也許更像是一個個失去身體、漂浮在原地的無神之頭。也許亞洲的面貌向來總是一種變動中的 鄉愁,從未被真正對焦,「或許,未來亞洲的再現關鍵便隱藏於他們的創作過程中」金島隆弘說。


藉由「亞洲巡弋」這展覽的開端,關美館同時舉行「2013亞洲當代藝術論壇」。透過台、日、韓、中跨越國界的藝評人、策展人相會,在論壇對話中討論、激發出各類亞洲性議題,連結出關於亞洲當代藝術的多元創作面向。同時拋出藝術家、策展人們對所處環境的「潛在」提問。透過國際參與,我想,除了展覽之地在亞洲交集出一個當代、即時、連結、循環、開放式的交流網路,也從而累積出亞洲當代藝術的創作能量與論述場域,並開啟亞洲地區相互分享與未來合作契機。讓我們再次回望自身,望向亞洲,借由此展和論壇的開端,重新梳理屬於亞洲的藝術特徵與美學意涵,為台灣或亞洲當代藝術提供一條彼此依存的參照路徑。

或許,身處於今日亞洲的我們就像是位於思想板塊的端點,在無數縫隙中透過交流、對話,激發出一陣陣的波動與漣漪。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