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13日 星期一

動物:由Ana Rajcevic的另一面演變

倫敦時裝學院畢業的安娜Rajcevic創造了一系列的象牙,牛角刺對人體的。
動物:由Ana Rajcevic的另一面演變
叫獸:對方的演變,雕塑作品是基於誇張的動物骨骼和設計,以適應於面部,頸部和頭部。



動物:由Ana Rajcevic的另一面演變

他們在複雜的模具由玻璃纖維,樹脂和矽製成。


Rajcevic的項目贏得了馬時裝設計獎2012年倫敦學院。


 該項目是基於動物解剖的獨特的視覺演繹,建立在現有的骨架結構,創造出一系列的顯示為人體自然屬性雕塑作品,暗示力量,力量和性感。
突變和進化的概念進行了探討,以開發人類和動物,一個非時間性的,至高無上的生物,超越過去和將來的當代跨形象。
目標是製作的8個個人裝飾的集合,不會被特別列為首飾或配件。



當時的想法是走出傳統珠寶/配飾方面,以開發可分別在自己的展出既充分附著在人體貴重物品的“新品種”。
所有的對象都手工創建多部分組成的主模具,採用膠衣,玻璃纖維,樹脂和矽橡膠。
件執行雙重功能:它們的存在為連接到佩戴者的時尚物件,以及獨立的藝術作品,陳列在畫廊空間。由於這種雙重的質量,他們可以被認為是時尚文物真正意義上的:慾望,而不僅僅是單純的裝飾品的對象。
得主馬設計獎2012年倫敦時裝學院,倫敦藝術大學



朱德群/吳冠中/張大千/趙無極

朱德群



















文化的擺渡者

朱德群(Teh Chun Chu,1920年10月24日-)是華裔法國畫家,是法蘭西藝術院中的第一位華裔院士。

出生於蕭縣白土鎮(今屬安徽宿州),1935年考入國立杭州藝術專科學校,師從林風眠學習西洋油畫。曾經留學巴黎的林風眠帶他進入了雷諾瓦、畢卡索、馬蒂斯和塞尚的世界,這些藝術大師的作品對於年輕的朱德群來說無疑是一個全新的發現。同年,朱德群認識了一位立志學工科的青年。他在朱德群的帶領下參觀了杭州藝專,被學校的藝術氛圍深深感染,最終決定放棄理工改學繪畫。這位青年便是後來的偉大畫師,吳冠中先生。

1937年,包括杭州藝專在內的所有高校由沿海遷往內陸。在兩年的西遷途中,朱德群與老師同學遊歷了風景秀麗的安徽、湖北、湖南、貴州、四川和雲南。這些旅程讓他真正體會到了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古老的文明,獨特的風景和多元的民族。這些記憶,即使在他遠離家鄉後也從未忘記。

畢業後在南京中央大學任教,1949年隨校遷往台灣,1955年赴法國後定居。1997年當選為法蘭西藝術院院士。

繪畫風格到法國後從寫實轉為抽象,經常用矩形色塊堆砌,如同山城夜景,明暗對比極其強烈,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

朱德群,«夏日黃昏» , 石版畫, 99張, 70 x 45 cm, 2009


初次展露頭角

1949年12月,朱德群帶著不捨離開了家鄉,來到台北定居。無比遺憾的是,他留在大陸的作品從此杳無音訊。在台灣,他先後在台北工專和台灣師範學院任教,並於1953年首次舉辦個展。

1955年,朱德群和董景昭女士,即他日後的妻子踏上了赴歐的旅程,於當年定居在世界藝術之都──巴黎。他以前在國立杭州藝術專科學校的同學,趙無極,也在幾年前做了同樣的旅程。

剛到巴黎,朱德群就被這全新的文化深深吸引,完全沉浸其中。如其前輩常玉先生,他常常流連於羅浮宮的展廳和大茅屋高等藝術學院的畫廊。

1956年,他參觀了巴黎現代美術館的尼古拉.德.斯塔爾回顧展,這個展覽不可思議地啓發了他內心深藏的能量,並最終促使他放棄具象畫,而進入極端抽象。就在這一年,他在法國比較沙龍展出了一幅抽象風景畫。此後,朱德群在法國及歐洲的展覽接連不斷,並得到了藝術界的好評。

《揭開隱秘》,200x200mm,布面油彩,1996


大師地位的認可

1982年,應北京美術家協會之邀,朱德群回中國遊覽觀光。他再次踏上故土,參觀了中國負有盛名的藝術寶庫,如雲岡石窟、西安、黃山。這次的中國之旅,讓朱德群重新感觸了中國文化,並找到靈魂深處的藝術靈感。

在一次去日內瓦展出的途中,朱德群透過機窗凝視著窗外常年積雪的阿爾卑斯山脈,這種感動成就了他後來的幾幅雪景印像畫。

1987年,即他離台三十二年後,台北歷史博物館主辦了朱德群個展。

之後,朱德群遊遍了歐洲、亞洲和美國,他的作品在無數畫廊和博物館展出,對一個藝術家來講,這無疑是至高的讚賞。

1997年12月17日,朱德群榮膺首位華裔法蘭西藝術院士。

2000年以來,朱德群專門爲中國的藝術館創作了一系列巨幅作品,如上海大劇院和國家級博物館。

朱德群擁有豐富奇妙的人生經歷,他遊覽世界各國,與東西方藝術家共同探索藝術的至美,並融合東西學的精髓,最終形成他獨有的藝術風格。朱德群不但在藝術史上留下了一個註記,而且爲新興的東西方文化聯結做出了卓越貢獻。

朱德群深入地促進了東西方文化交流,他是名副其實的 « 多元文化大使 »,而文化的多元性則是不同文明之間對話、和平相處的源泉。


吳冠中

















吳冠中,又名吳荼,1919年生於江蘇宜興。早年畢業於國立杭州藝專,曾在重慶國立大學任教。1946年赴法國留學,在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校從蘇弗爾皮教授學油畫。1950年回國,先後任教於中央美院、清華大學、北京藝術師範學院,現為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吳冠中深諳東西方藝術,他認為“中西結合是時代潮流”,他的作品以單純、飽和的色彩,有力的塊面,飛舞的線條,將復雜的事物歸納、錘煉成單純、素淨的造型,形成一種具有中國文化精神和現代形式美感的風格。1974年,他到蘇州寫生,天光湖色之間嬉戲喧鬧、擁擠爭食的鵝群激發了他,遂以清新淡雅的色調,迅急跳蕩的筆觸,記錄下鵝群那充滿活力,富有節奏的場景。畫面上綠色、淺黃色的塊面與白團和紅點的聚散,給人以抽象的形式美感。漁舟中的炊火和晾曬的衣服不僅成為全畫的亮點,也使該畫洋溢著生活的氣息和生命的活力。

高 92  X 寬 175 cm, 橫幅約14.53平尺, 設色紙本


張大千



















張大千〈1899年5月10日─1983年4月2日〉,名爰,字季爰,號大千居士,最早本名張正則,後改名張援、張諠,小名李,號李爰,別署大千居士、下里港人、齋名大風起兮,四川內江人。畫風自成一格,成為近代繪畫史上一大家。因其詩、書、畫與齊白石、溥心畬齊名,故又並稱為「南張北齊」和「南張北溥」。與黃君璧、溥心畬以「渡海三家」齊名。廿多歲便蓄著一把大鬍子,成為張大千日後的特有標誌。曾與齊白石、徐悲鴻、黃君璧、黃賓虹、溥儒、郎靜山等及西班牙抽象派畫家畢卡索交遊切磋。

二次大戰結束之後,多次在世界各地辦畫展,包括法國巴黎、英國倫敦、瑞士日內瓦、印度新德里、比利時、希臘、西班牙、新加坡、泰國、德國、巴西、美國及香港等地。1958年,以寫意畫《秋海棠》被紐約國際藝術學會選為世界大畫家,並榮獲金獎。1974年,獲美國加州太平洋大學名譽人文博士學位。一生充滿傳奇,如曾赴日學染織,又入寺為僧,並在戰火中遠赴敦煌臨摹壁畫等。雖四處遊歷,對居所卻十分考究,不論四川「梅邨」、巴西「八德園」、美國「可以居」和「環蓽盦」到台北「摩耶精舍」,均極富園林之勝。

張大千1949年離開中國大陸以後旅居世界各地。1976年後定居台北市。1983年,台北故居捐給國立故宮博物院成立「張大千先生紀念館」

愛痕湖, 寬76.2公分,長264.2公分


趙無極

















 “我不怕老去,也不怕死亡,只要我還能拿畫筆、塗顏料,就一無所懼,我只希望有足夠時間完成手上的畫,要比上一幅更大膽,更自由。”    ——趙無極

趙無極(Zao Wou-Ki,1921年2月13日-2013年4月9日),生於北京,童年在故鄉江蘇南通讀書,並學習繪畫。1935年進入杭州藝術專科學校,師從林風眠。1948年,在父親的支援下,趙無極與夫人謝景蘭一起前往巴黎繼續深造,開始了一條全新的藝術探索之路。   

在隨後的幾年內,他在歐美各國寫生、遊歷,隨著知名度的上升,在各國多次舉辦展覽,與眾多藝術家交友。他將西方現代繪畫形式和油畫的色彩技巧,與中國傳統文化意蘊相結合,創造了色彩變幻、筆觸有力、富有韻律感和光感的新的繪畫空間,被稱為“西方現代抒情抽象派的代表”。

趙無極為法蘭西畫廊終身畫家、巴黎國立裝飾藝術高等學校教授,獲法國騎士勳章,曾在世界各地舉辦160余次個人畫展。

他同美籍華人建築師貝聿銘、作曲家周文中一起被譽為海外華人的“藝術三寶”。




這四位東方的藝術家皆為重要,他們雖然畫風不盡相同,但卻使東方畫風獨樹一格,不再只是模仿西方的風格。













參考資料:
朱德群
吳冠中
張大千
趙無極

印象 經典 莫內展





莫內:印象派的大師    到底是如何的經典  又為何留下永垂不朽的懷念與讚嘆聲呢?
身為從事藝術工作的一員  站在已經歷時間考驗  卻依舊經典的作品  之前
幻想  回到那時空  那場景  在有限的資源  與有限的參考之中   想像出的作畫手法
莫內的確是創造了   帶著情感   畫出的另一種真實
真實的確有真實真正的樣貌   而值得玩味的  難道不是每個人當下心境詮釋後的記憶了嗎?


印象.經典-莫內 Monet:Landscapes of Mind

莫內是個長壽的畫家,他的一幅畫造就了一個畫派,法國馬摩丹美術館的鎮館之寶─莫內代表作「印象.日出」就是「印象派」的名稱來源。

光影詩篇 - 帶不走的美景通通畫下來!

莫內常說:「沒有布丹,就沒有我!」被稱為「天空之王」的印象派先驅畫家布丹,生平最重要的貢獻,是帶引小他16歲的少年莫內,認識繪畫的真諦。

莫內花園 - 睡蓮與日本橋,在莫內的畫中變成永恆!

莫內故居─位於巴黎近郊的吉維尼花園,是莫內迷心中的聖地,也是莫內畢生最美麗的傑作。
莫內1926年辭世之前,長達40年都在吉維尼花園中生活與創作,莫內繪畫作品中,令世人驚艷的睡蓮與日本橋,都出自這座美麗的莫內花園。

永恆莫內 - 心眼比雙眼更厲害!

幾近全盲的人,竟然可以畫出絕美的風景,必然是因為:莫內對光與色彩的深情記憶,使他以心看見了美的力量。
由於長時間在戶外作畫,莫內長達四十餘年間,經常由黎明到正午到黃昏,雙眼都暴露在強烈的日照之下,終因長時間接觸紫外線而罹患白內障,視線逐漸變得模糊不清,甚至影響到色彩判別能力。




DJ Nicky romero


Nick Rotteveel生於荷蘭一個小鎮,第一次接觸到小鼓打擊是在六歲時,打了一年至三年後,他被要求進入街頭某個即興表演團體,自此小小的開始了他DJ夢。
十二歲時得到了屬於自己的一套鼓,並在往後每晚練習,學習,三年後即成為樂團裡的鼓手。


更在2012進入百大DJ第十七名

每一部Nick參與的音樂,MV都很有深意。
我想這是每個藝術家存在的意義,為了想傳遞的訊息,而活著 身為藝術工作者,其實每個人都是藝術工作者,日常就是門藝術。
其實我本來沒有特別喜歡電音的,但Nick完全翻轉了我的喜愛。

莊普



似乎每個踏上藝術路的藝術工作者,都有一份自發性且無以抹滅的藝術內在潛質。莊普即是自小有繪畫天份且曾獲首獎,讓莊普的從小志願唯有藝術家一途。復興美工畢業後,進入難捱的三年台中戰基處工兵服役生涯,沒有意志與行動自由的日子,讓莊普痛苦地只想將每天見到之戰車,拆解後再組裝成雕塑品來聊以自慰。

退役後,莊普唯一心願即是申請到心目中之藝術大師畢卡索出生的國度-西班牙去留學取經;幸運地,莊普成為極少數能進入馬德里大學美術系就讀的外國人之一。 在那只講究繪畫技法之極致追求的五年藝術求學生涯裡,對莊普而言,又是另一段令他窒息的「創作不自由」日子。畢業後,還是希望能留滯在西班牙,享受學院外 之恣意而安步當車的悠遊生活。故而,在觀光景點幫遊客攝影度日的三年漂泊日子裡,雖經濟非寬裕,但倒也平和。據莊普之說法,離開生活了八年之西班牙而決定 回台的原因,乃是因為其西班牙前妻希望能回台學中文,於是又踏進另一新階段的創作生涯。

極限創作風格
回台後,據莊普的說法,就一路順暢到底至今。其對台灣藝術圈重要的貢獻乃是相繼與賴純純等藝術家成立了「SOCA現代藝術工作室」及與劉慶堂、陳慧嶠等的「伊通公園」另類藝術空間,此等替代空間(尤其後者)對台灣當代藝術發展具有長遠且深刻之影響。


而莊普的創作路,乃在早期很重要的現代藝術推手之「春之藝廊」展開。喜歡瑞士國鐵錶(Mondaine)的莊普,就是欣賞其設計之簡潔巧思,亦反映莊普的 創作偏好。適巧莊普於2010年在臺北市立美術館舉辦大型之回顧個展,並在莊普的『2010莊普地下藝術展』畫冊專輯之「創作自述」中提及:

我的時代是 70年代末觀念藝術的氛圍
我的表達方式 以一公分見方的印章代替畫筆去章印出色彩和內容

不選擇繪畫性來製造一個「圖像」
而是採取好比「拓印-反照-迴聲」一般
一次次重複著「印證」「證明」這樣一個訊息
訊息中交互傳遞一個不是圖像的認知意義


藝評家曾長生老師於此畫冊之專文「莊普藝術的前衛性與跨文化性」中,亦說明:『莊普遂藉著手的操作,將包含在內心的情緒交集蓋印在畫面上,每一個圖章就是佔領一個空間,每蓋一個方格就證明了一次存在,力道無一相同的印記,突破了理性的試鍊與辯證,其追尋的結果是極端感性的禁地。』對筆者而言,莊普老師的作品風格,揉合了極限藝術(Minimal Art)與抽象表現主義(Abstract Expressionism)的創新整合,在每一個小小方格的線性結構體中,跳躍的是藝術家的美學色彩觀點及生活態度心境。








迫 聲音




北美館為迎接30週年推出「迫聲音-音像裝置展」,以墜落、橫越為題,運用聲音及影像等新媒體,討論生命起落、循環與重生。

「迫聲音-音像裝置展」為北美館與法國里昂國立音樂創作中心(簡稱GRAME)自2010年舉辦「形、音、異」一展後,再度攜手合作,並由GRAME創辦 人之一的詹姆斯‧吉魯東(James Giroudon)策劃選件,以「墜落」(falls)與「橫越」(crossings)兩項主軸為題。

「迫聲音-音像裝置展」運用聲音及影像等新媒體技術所具備的震撼力與穿透力,以當代藝術的表現形式,討論生命的起落、循環與重生。
展名「迫聲音」要表達彷彿迫在眉梢的生命時刻,無論是影像中的人物張力、豐富到溢出的色彩、劇情的編排,或是純粹用聲光營造的感官知覺等,觀眾將隨著作品起伏感受一種將要、即將、或是馬上就要發生的情緒狀態。

展場入口的大門兩側,藝術家克里斯‧瓦東克以近似紀念碑式手法來處理這件錄像裝置,影像中的一男一女被放置在一種無法承受的情境中,像是被擠壓在一個虛擬的狹窄柱體中,他們嘗試站穩,卻不由自主地一直慢慢倒下,他們於是變成動態的人像柱。

塔菲克團體、揚‧奧爾拉瑞作品「72變」是由六個大型金屬框架來製作出一件結合聲光的互動裝置作品。每個框架由12支40公分長的LED燈管組成,共72支。這套系統可自動運作,同時參觀者也可利用觸控平版,自行點選不同級別的聲光效果。


 米 歇爾‧方索瓦作品「水藏」裝置造型,像是光線下一個巨大且有內容的的淚珠,想像在鬆手前的一到強力的擠壓,像是一個即將墜落的隱喻。而隨後,觀眾目光會發 現作品原來是一些平庸無奇的材料組成;引導出藝術家探討的:輕盈及沉重、空洞及充滿、等待及解開釋放,同時也在探討物質回收的議題等。

卡漫達人"陳怡潔"

 「懸置在速度的表面」呼應格蘭菲迪單一麥芽威士忌在時光流轉之下,彷如是歷史欲透露的悠遠流長,唯有 純粹渴望不凡的人才能體會。



2010年的《關鍵影格》系列是同心圓概念的成熟之作,取材卡通《海綿寶寶》,影像在各種鏡頭效果與誇張動態中跳躍,製造高潮效果,也刻意不為單幅作品命名陳怡潔是台灣三十歲世代裡最被期待的新銳藝術家之一。


特別喜歡飛天小女警系列的,感覺童年甦醒了。喚醒的不只是這部卡通,連帶的交集著許多歲月流逝的許多滋味,有快樂的也有哀傷的生氣的,這是陳怡潔與大家特別的溝通方式。


很喜歡老師的表現方法,有種 回到過去 的特別感以及新鮮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