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6日 星期五

曲德義








「創作的時候,就是不斷的在給自己找麻煩!」 爽朗的笑聲、滔滔不絕,曲德義像個大孩子一般和我們分享他的創作過程。「我當學生時曾經把筆塞在耳朵裡、用腳畫畫,痛死我了!但那都是不同的體驗,創作要不斷的嘗試、給自己刺激,才能夠發現身體和畫作間不一樣的關係…..」有如他不按牌理出牌的幽默發言一般,曲德義喜歡不斷的挑戰自己,跳脫世俗給抽象畫的框架。



自八〇年代晚期以來,幾何色域與潑灑抽象的相互浸染,理性與感性的對比撞擊,已經是曲德義創作的獨特標記,但他始終追求不一樣的突破。「對我來說,東方人的「拙」是很重要的。我總是希望自己盡可能畫得「拙」一點,不要畫得那麼流利,才能打破自己平常畫畫的慣性。」小孩子玩砂的鏟子、煎煎餃用的工具,都能成為他的畫具,甚至為了配合巨幅創作他還自製了一台“戰車”在上面作畫。「我尊重傳統,再從傳統作為出發點加入自己的想法。」曲德義的抽象畫除了有抽象形式與色彩的對比分割以外,也並存了加法與減法,不同於一般既定的創作模式,以乳膠疊加覆蓋的技法打破繪畫工序,也重新賦予了繪畫更多的可能性。





祖籍山東的曲德義1952年生於韓國,大學返台就讀師大美術系,後來赴法國的高等美術學院深造。「我到哪裡都是異鄉人,在台灣被說是韓國人,在韓國被說成中國人,到法國我又變成了台灣人。」由於這樣「異鄉人」背景,曲德義選擇了沒有國籍之分的繪畫作為舞台,「其實國家會對創作產生影響,像我在法國創作時的用色和那裡的天氣一樣、是沈的,後來回到熱鬧的台灣用色也跟著豐富奔放了起來。」身分的認同感與內在經驗反射,使得他的作品有著西方抽象的理性,也有著感性的奔放不羈,在同一個畫面中碰撞重組成一個和諧的狀態。

曲德義以幾何色域與潑灑表現的相互浸染、冷靜極限與情緒張力的對比撞擊,開創其繪畫表現上的獨特標記。創作脈絡跳脫早期台灣抽象繪畫,傳統審美思維呼應西方抽象概念的方法,以獨特的形式辯證,開啟對抽象繪畫的探討,並樹立鮮明的個人風格。此次「形形色色」個展,正是曲德義歸結其抽象繪畫與藝術思維的呈現。

曲德義早期作品具有細心規劃、精心並置與配比之創作風貌,隨著生活型態的轉變及個人歷練之成熟,作品逐步轉化為隨心所至的自由境界。抽象形式與色彩的對比滲透,是曲德義繪畫創作的重要特色,他在冷靜、嚴謹的幾何分割色面外,另有奔放的強烈筆觸或自動性的書寫線條。作品帶有對西方抽象概念本身的理性演繹,以及現實騷動的內在經驗反射,讓理性∕感性、冷∕熱抽象的分界,在同一畫面裡衝撞並陳、解構重組,進而達到一種飽滿和諧的狀態。

曲德義在抽象繪畫的世界中勤力耕耘,於當代藝術的熱潮中,依然一以貫之地執著於純粹的抽象創作理路。「形形色色」一展,匯集了曲德義19922013年的作品,展現其二十餘年來對「形」、「色」的探索、辯證與實驗,在看似恣意的隨性揮灑中,架構出他個人對抽象繪畫形式、精神與意義的嚴謹思考,以及既理性又感性的內在心靈變遷與創作實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